油画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外来的画种,根据绘画史的叙述,油画在欧洲也只有约五百多年的历史。它是公元十五世纪的尼德兰画家杨·凡·艾克和胡伯特·凡·艾克兄弟在改进前人绘画技艺与工具的基础上发明的,以后又经过若干代艺术家们不断地努力和实践,而趋于完善和成熟的。
就在欧洲油画出现后的约一百年左右,它便从西方传到了中国。而并非如有的著作或文章中说的那样,油画是清末、民国初年(十九世纪末叶至二十世纪初)由中国派往日本和欧洲的留学生将其带回中国的。油画东来的传播者基督教属下的宗教组织耶稣会的传教士。公元十六、十七、十八世纪这段时间里,耶稣会不断派遣人员到东方来传教,为了传播宗教的目的,这些欧洲传教士来华时,均携带了一些宗教宣传物,其中包括了天主像、圣母像这样一些美术作品。根据清初人姜绍书所著的《无声诗史》一书中记载:“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像,乃女人抱一婴儿,眉目衣纹,如明镜涵影,踽踽欲动,其端严娟秀,中国画工无由措手”。文中虽然没有写明作画使用的材料,但是从“明镜涵影,踽踽欲动”的形容,这幅画很可能就是油画作品。如果是这样,那么这应当是中国人最早接触到的欧洲油画。不过十分可惜的是,当时的那些油画作品没有能够流传下来。
稍后,到了清朝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个皇帝在位期间,由于有若干擅长绘画的欧洲传教士奉命进入宫廷供职,由他们将欧洲的油画技艺带进了中国的皇宫里。当时参与绘制油画的人中既有欧洲画家,也有中国画家。从目前存留的实物和文字资料中得知,在清朝宫廷内油画主要用于绘制人物肖像油画或宫殿室内装饰,极少用来创作主体性的绘画作品。这些画于数百年前的油画作品,由于保存条件比较差,此后宫廷中又没有专门的油画修复师,皇室的收藏者对这部分作品也不太重视,故而清宫的油画作品能够保存至今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。
在谈及中国的油画作品之前,首先想说明的是,“油画”这两个字,是由中国人根据以油调色作画这一特点命名的,而不是像有的美术名词,是从东邻日本的汉字中借用过来的。因为在清朝内务府造办处的“各作成做活计清档”中,“油画”这一名词屡见不鲜。
油画传到中国之后,先后集中出现于两地,一处是作为都城的北京,一处是比邻港、澳的广州。出现于广州的早期油画,以外销为主,所以又称“外销画”或“贸易画”,题材多为风景和人物肖像。